IPv4 和 IPv6 位址結構
範例:192.168.1.1
每個IPv4位址分為**網路位元(Network bits)和主機位元(Host bits)**兩部分:
•網路位元:識別網路的部分,確定該位址所屬的網路。
•主機位元:識別網路中的具體設備或主機。
IPv4的總數可提供約 43億個(2^32)位址,但由於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,IPv4位址數量已經不足。
範例:2001:0db8:85a3:0000:0000:8a2e:0370:7334
IPv6理論上能提供 3.4 x 10^38 個位址,幾乎無法耗盡,能夠支持未來的網路擴展。
IPv6的主要特點:
•沒有了傳統的IP位址耗盡問題。
•支援更高效的路由選擇和自動配置功能(如無狀態地址自動配置)。
•包含IPSec(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)支持,增強了安全性。
子網劃分
子網劃分(Subnetting)是將一個大型網路劃分為多個較小的子網,能夠提高網路的效率和安全性。子網劃分通過調整網路的子網遮罩來實現。
範例:255.255.255.0 對應的子網遮罩表示前24位是網路位址,後8位是主機位址,表示網路中的最大主機數為 2^8 - 2 = 254(除去全0和全1位址)。
CIDR 表示法
子網遮罩通常也用**無類別域間路由選擇(CIDR, Classless Inter-Domain Routing)**表示法來表示。CIDR的格式為 IP地址/子網位元數,例如 192.168.1.0/24 表示前24位是網路部分,後8位是主機部分,對應的子網遮罩是 255.255.255.0。
子網劃分的目的:
•減少網路擁塞:每個子網之間的流量隔離,減少廣播風暴。
•提高安全性:子網之間可以有不同的安全策略。
•有效使用IP位址:將較大的IP範圍劃分成多個小網段,使IP位址能夠更靈活分配。
子網數量與主機數計算
•子網數量:子網數量取決於劃分出多少網路位元。比如從 /24 劃分為 /26 時,新增了 2 位元的子網位元(26 - 24 = 2),可劃分 2^2 = 4 個子網。
•主機數量:主機位元越少,可容納的主機數越少。主機數量可通過 2^n - 2 計算,其中 n 為主機位元數,減去的2代表全0和全1地址不可用。
2. IPv6 子網劃分
IPv6的子網劃分與IPv4相似,但由於IPv6擁有更大的位址空間,子網劃分更加靈活。在IPv6中,標準的子網遮罩通常為 /64,即前64位是網路位址,後64位是主機位址。
範例:一個IPv6網路位址可以是 2001:0db8:85a3::/64,這表示前64位是網路位址,剩餘的64位可以用來分配主機位址。
IPv6不必像IPv4那樣過於細緻地進行子網劃分,因為位址空間極大。大部分情況下,每個子網有64位的主機位址空間,足夠應對大量設備的需求。
總結
•IPv4 使用32位元位址,隨著互聯網的增長,位址已接近耗盡;IPv6 使用128位元位址,提供更大的位址空間。
•子網劃分 是將一個大型網路劃分為多個較小的子網,提升網路管理和效率。在IPv4中,使用子網遮罩來實現子網劃分,而在IPv6中,子網劃分更加靈活,標準的網路位址長度為 /64。